其中,学科主任均为我院现任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他们将统筹科室资源,通过在位+在线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业务统一,加强协同指导和一体化管理,推动学科建设。
随后,唐红主任和Bertram Jacobs教授分别作了题目为Fighting against viral hepatitis: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ences和A heat-stable, easily administered vaccine candidate for SARS-CoV-2的主题汇报。程南生副院长代表医院致开场辞,并对参加活动的专家表示感谢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肺癌指南专场巡讲会议同期举办,对2021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更新进行了详细解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吕相征主任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主持开幕式。10月9日-10日,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主办,我院承办的2021中华肺癌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肺癌筛查与全程管理分会场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结节/肺癌患者智慧化全程管理项目正式启动。赫捷院士、于金明院士、韩宝惠教授等也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魏文强教授解读了中国最新肿瘤流行数据,并指出肿瘤防治难度巨大,疾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我院李为民院长阐述了肺癌筛查的难点,并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安文和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索南巴吉分别代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和西藏特培学员发言,他们表示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今后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
9月23日下午,我院2021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及西藏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训项目学员欢迎会在启德堂203会议室召开。西藏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训项目是由国务院批准,人社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及卫健委等七部委联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的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为西藏培养120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是由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和中科院联合实施的一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推动中西部地区科研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学校配合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光荣任务。他向学员们介绍了我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将为学员们的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赫捷教授线上致辞,表示华西微创胸外科论坛一直是国内胸外科领域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对我国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9月24日-25日,由我院主办的第十三届华西微创胸外科和ERAS论坛暨第七次中国西部胸外科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
希望通过全国胸外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使我国胸外科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疗水平以及学科建设迈向世界顶尖水平。从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到围术期临床管理体系,与会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面的学术分享和讨论。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胸外科及护理专家,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参与了大会授课、讨论及主持环节,围绕肺结节外科治疗、肺癌综合治疗、食管癌外科治疗、食管癌综合治疗、纵隔和胸壁疾病诊治、微创胸外科新技术、胸外科护理与快速康复、静脉血栓防治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回顾和阐述各亚专业疾病治疗进展,到讲解前沿技术。
此次论坛以探讨胸外科微创诊治新技术和新理论,展示经典和规范为主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300余人现场参会、累计8000余人次线上参会,我院刘伦旭副院长致开幕辞。2021年第七届菁英赛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西部赛区决赛在论坛同期举办,我院胸外科朱云柯主治医师获得腔镜肺段组冠军、胡伟鹏主治医师获得腔镜食管组二等奖。刘伦旭在开幕式上表示,华西微创论坛已举办十余届,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胸外科的发展,希望未来一如既往,专注于提高胸外科领域医护人员诊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此次论坛作为四川大学125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彰显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学科影响力,体现了华西胸外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付出努力的成果
从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到围术期临床管理体系,与会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进行了全面的学术分享和讨论。2021年第七届菁英赛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西部赛区决赛在论坛同期举办,我院胸外科朱云柯主治医师获得腔镜肺段组冠军、胡伟鹏主治医师获得腔镜食管组二等奖。
此次论坛作为四川大学125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彰显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的学科影响力,体现了华西胸外科在学科建设方面付出努力的成果。希望通过全国胸外科同仁的共同努力,使我国胸外科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诊疗水平以及学科建设迈向世界顶尖水平。
此次论坛以探讨胸外科微创诊治新技术和新理论,展示经典和规范为主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300余人现场参会、累计8000余人次线上参会,我院刘伦旭副院长致开幕辞。9月24日-25日,由我院主办的第十三届华西微创胸外科和ERAS论坛暨第七次中国西部胸外科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胸外科及护理专家,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参与了大会授课、讨论及主持环节,围绕肺结节外科治疗、肺癌综合治疗、食管癌外科治疗、食管癌综合治疗、纵隔和胸壁疾病诊治、微创胸外科新技术、胸外科护理与快速康复、静脉血栓防治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从回顾和阐述各亚专业疾病治疗进展,到讲解前沿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赫捷教授线上致辞,表示华西微创胸外科论坛一直是国内胸外科领域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对我国胸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刘伦旭在开幕式上表示,华西微创论坛已举办十余届,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胸外科的发展,希望未来一如既往,专注于提高胸外科领域医护人员诊疗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春苗行动接种现场,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徐迎真发来视频讲话,指导接种工作并向大家表示慰问。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院心脏内科李侨主治医师作为骨干成员,实地考察接种点、规划单循环通道、合理安排路线及流程,主动承担了观察区及急救任务,并在接种前提出了专业建议,为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次春苗行动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23日上午12时许顺利结束。根据中国驻圣普大使馆通知,本次圣普春苗行动任务由第17批(复交后第6批)中国(四川)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医疗队完成。
接下来,援圣普医疗队将继续完善队内工作梳理,做好疫情防控,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和周密计划。行动中,医疗队员反复提醒当地侨胞注意个人防护,并传授防疫知识,受到当地侨胞的一致感谢和好评。
徐迎真大使感谢援圣普医疗队、圣普中国总商会的精心安排和辛勤付出,同时感谢侨胞们的支持与配合。当地时间2021年9月23日上午8时许,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动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正式启动。接到任务后,刚刚抵达圣普不到一周的第17批医疗队,在队长、我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杨轶的带领下,以最快速度调整状态,积极克服时差、环境不熟悉等困难,做好了充足的人员及物资准备,以保证此次援非的第一项任务顺利进行。春苗行动致力于帮助海外中国公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今年以来,该行动陆续在世界多国启动,一些具备条件的国家还设立了地区接种点,为周边国家有需要的同胞提供服务当地时间2021年9月23日上午8时许,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动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正式启动。
春苗行动致力于帮助海外中国公民尽快接种新冠疫苗。今年以来,该行动陆续在世界多国启动,一些具备条件的国家还设立了地区接种点,为周边国家有需要的同胞提供服务。
此次春苗行动于当地时间2021年9月23日上午12时许顺利结束。接下来,援圣普医疗队将继续完善队内工作梳理,做好疫情防控,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和周密计划。
徐迎真大使感谢援圣普医疗队、圣普中国总商会的精心安排和辛勤付出,同时感谢侨胞们的支持与配合。春苗行动接种现场,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徐迎真发来视频讲话,指导接种工作并向大家表示慰问。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院心脏内科李侨主治医师作为骨干成员,实地考察接种点、规划单循环通道、合理安排路线及流程,主动承担了观察区及急救任务,并在接种前提出了专业建议,为任务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根据中国驻圣普大使馆通知,本次圣普春苗行动任务由第17批(复交后第6批)中国(四川)援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医疗队完成。
接到任务后,刚刚抵达圣普不到一周的第17批医疗队,在队长、我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杨轶的带领下,以最快速度调整状态,积极克服时差、环境不熟悉等困难,做好了充足的人员及物资准备,以保证此次援非的第一项任务顺利进行。行动中,医疗队员反复提醒当地侨胞注意个人防护,并传授防疫知识,受到当地侨胞的一致感谢和好评
国际名师大讲堂将持续邀请国际专家、客座教授等来院开设高水平学术及人文讲座,服务医疗教育,为青年人才及全院教职员工提供国际化思考元素,助力培养具备大视野、大格局及大科学观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链接: 陈正哲教授,国际知名指挥家,执棒于世界各大交响乐团,与墨尔本交响乐团、BBC苏格兰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等欧美乐团与歌剧院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次大讲堂特邀澳籍华人指挥家陈正哲教授及俄罗斯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尤金·莫吉列夫斯基教授开展专题讲座暨专场钢琴演奏会。马克西姆·尤金·莫吉列夫斯基教授,俄罗斯著名音乐大师,被《华盛顿邮报》评价为有自己独特个性,突出技术,将音乐烙上自己独特印记的个性钢琴演奏家。